足迹
赝太子女主角有几个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八十二章 野道人投奔(第1页)

    青衫少年的话不冷不热,野道人有些无奈,自己曾得罪了苏子籍,就算前一次有示警之功,这些天主动帮忙,尽心奔走,还是有心结未解。    当下野道人递给苏子籍一个暖炉,将暖炉上煨热的毛巾抖下来:公子,用热毛巾擦把脸。    又抖开一个油纸包,里面是酱牛肉和茴香豆,却是下酒物品。    公子,你是读书人,现在又中了案首,以后举人、进士,都可期望。    而我呢野道人满嘴苦涩:我自幼,老师教的是奇门遁甲,观天象,察地理。    本以为出来后,寻明主,襄大事,封妻荫子,不想天下太平,四海归心,虽有屠龙之术,却只能跟着泥鳅,在烂泥里爬着混口饭吃。    说着,取出一个瓷瓶,倾一杯酒放在苏子籍面前,又举手咕了一声,先干为尽:我当时也没有办法,有得罪之处,望看在我赔罪罚酒的份上,还请宽恕一二。    你区区一个落魄野道人,竟然学的是屠龙术苏子籍以嘲笑的口吻说,想了想,还是把这杯酒喝了:罢了,你我虽有小冲突,但并没有大损害,看在你这些天帮忙的份上,就扯平了。    ……谢公子。野道人暗暗舒了口气,顺手端起瓷瓶,替他斟了一杯,又自己一饮而尽,苍白的脸泛上血色来:落魄,落魄又怎么了    那个横死的张大措,还是龙蛇之种呢!    噗……苏子籍差点半口酒喷到对面,连忙避到侧面,忍不住连连咳嗽了下,指着:你这是说笑么,张大措这个区区帮会头目,还是龙蛇之种    公子,你笑什么    大魏五百年江山,压了不知道多少龙蛇,而且所谓的龙蛇,也没有你想的那样强,一旦失了天时,退化成泥鳅在淤泥里爬,不是很自然么野道人不胜感慨:古人争论,是时势造英雄,还是英雄造时势,依我之见,必先有天时,才有人杰,这就是群雄辈出。    等本朝太祖削平群雄,天下太平,就奠定几百年气数,这就是豪杰改变造就了天时。    苏子籍一凛,不由侧目,本来他以为野道人是江湖骗子,心里其实是看不起,但这几句话一说,就见得了水平。    时势造英雄,还是英雄造时势,原本自己世界都争论不休,谁也说不服谁,现在一针见血,鞭辟入里,顿时使苏子籍再也不敢轻视。    苏子籍缓缓坐下,已变了颜色,替野道人斟了一杯,野道人端起酒杯,咽了一口,一时不言语。    但见车外雨丝迷离,良久,野道人轻轻一叹:我跟着泥鳅混,四十有余,虽谈不上一事无成,也仅仅是混口饭,手中不得已还脏了些,眼见五十知天命,也没有那样多想法,其实我这次帮衬,不仅仅是为了向公子赔罪,也是想给自己找个出路。    公子能读书,以后前途广大,但总有些琐事要办,这些都可以交给我。    我只求公子以后当了官,能给个西席就行。    ……这就是纳首就拜了,苏子籍无语,在车中看,外间雨丝纷纷,不由笑了:先生不怕投错了注,血本无归么    野道人略偏转了脸,看一眼苏子籍,半新不旧的青衫,穿在少年的身上,一刹那间,似乎有一种难以名状的风韵,他笑了笑:那就是我看人不精,活该潦倒。    那行,我的确需要人!苏子籍微笑,语气已不再不冷不热,变得柔和:你帮我,我肯定会给你待遇,不会只让牛耕,不让牛吃料。    野道人真正暗舒了口气,才想说话,突然之间车一震,就问车夫:怎么了,为什么停了    到了码头了,只是有段路,官差在修路修渠,得步行过去。    苏子籍看了看,几百米的路段,的确有人在挖修路修渠,几个公差在巡查,这非常正常,平民(农民)满一定岁数的男子,每年都必须服劳役,从事地方的造桥修路、治理河渠、转输漕谷等,直到50岁才可免除徭役。    自己要不是考取功名,满了十五岁就得服徭役了。    才下了车,有个小亭就过来了中年人。    您就是苏案首吧中年人看到苏子籍,松了口气,作揖,说:我家公子命我给您送来请帖,邀您参加府城的文会。    中年人先去了苏宅,被街坊告之祭祀会去府城,因此就在码头等待了,现在终于等到人了。    苏子籍接到手里,展开一看,顿时笑了:原来是张公子,这是读书会请他放心,我定会准时赴会。    苏子籍随手把请帖给了新收的小弟野道人,又进了几步,对叶不悔解释:请我的就是我们在画舫上认识的张墨东张公子。    是他作为棋手,叶不悔对张墨东有些印象,棋艺不错,尤其是在苏醒后,更仿佛被点开了灵窍,进步神速。    这张公子是个好人。想到张墨东出身好,一开始就很礼遇,叶不悔点点头,不反对苏子籍与这样的人相交。    是啊,的确很是体贴。为照顾他这个服丧的人,所谓文会特意点出,只是读书会,并无娱乐。    张墨东举办的文会,是在七日后,去府城参议院。    苏子籍这些天,斟酌挑选着参加了两场县内的文会,将欠的银钱都悉数还了别人,终于无债一身轻。    他本就对人和气,只要不是仇敌,哪怕是乞丐,都不会恶言恶语,就算现在成了秀才,对曾与自己有过帮助的童生甚至白丁,都客客气气,还将自己的一些经验,耐心说给他们听。    因作女婿服丧,凡邀请了苏子籍参加的文会,都并无酒乐助兴,只是读书会形式,会来的人,自然也是对科举有着野心一类,苏子籍的经验之谈,正是他们所需要。    两场文会下来,苏子籍名声在临化县学子中传播出去。    苏子籍深知,未来若为官,人脉与名声的重要性,才会这样行事,至于太子血脉,可以未雨绸缪,却从不先把它当成事实。    再说,就算是太子血脉,难道就不要人了    相反,越是需要人,所以野道人投奔,他就坦然受之。